某市调查实现智慧中医过程中的中医院、中医科技企业遇到什么问题及提出建议
智慧医疗
no finished
1
936
对某市部分中医院校、中药相关、科技企业的调研发现的问题:
1、人工智能行业与中医药产业的相互缺乏认知,难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缺少统一认知标准,中医药文化宣传不够普及,社会认知均存在误解,在参加调研的中医医院、院校、就医人员及部门药企(以下简称中医药产业群)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差异很大。
调研结果发现,58.3%的中医药产业群认为服务于医疗流程的自助挂号机、自助发药机等的科技设备属于人工智能技术。68.4%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群认为服务于医疗流程的自助挂号机、自助发药机等的科技设备属于信息管理技术未达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范畴。对于中医药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67.2%的中医药产业群认为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或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很难在临床广泛应用。77.4%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群因对中医药文化缺乏了解,认为目前语音病例和智能图像诊断等成熟的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和设备是成熟的中医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在调查中,关于“智慧医疗”体验调查显示:62.3%的中医药产业群和 74.6%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群认为目前没有任何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能够真正介入到医疗手段中,目前仅停留在“智慧挂号”、“智慧取片取报告”等流程中。假如出现安全有效的中医人工智能医疗技术或产品,58.3%的中医药产业群和 61.4% 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群愿意去使用或深入研发。
以上问题反应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缺少认知的统一标准,以及中医药文化宣传不够普及。
2、数据积累与创新应用是制约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产业应用的瓶颈
对于机器学习而言,模型越复杂、越具有强表达能力越容易降低对未来数据的解释能力。而专注于解释训练数据的现象,会导致训练数据效果较好,但遇到未知的测试数据预测效果会大幅降低,即发生过拟合现象,从而也就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避免该问题的发生,以保证训练的模型对新的数据也能有良好的预测表现。
该市虽然建立了全市居民健 康数据库,但居民就诊中医院,应用中医技术治疗疾 病医疗记录上传不足,或不能成为有效的数据,根本 原因在于中医诊疗的医疗记录没有形成统一数据采 集标准,这也跟中医药自身特点相关。数据因产权等原因,导致大部分数据不能开放共享,这阻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3、中医药 AI 产品缺少从试验向临床应用的突破
中医药AI产品企业,在训练自己模型时通常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各自的算法都是按照自己的数据进行训练,然后以自己的数据来验证准确性。在没有得到临床验证前,基于标准或特定数据收集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并不具备较大的意义,因为实际临床应用的场景非常复杂,很多中医医疗技术产品(如智能舌诊仪、脉诊议等)在临床中得不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临床应用很少,其可信度目前仍缺少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在对就诊人群的调研中发现,89.8%的就医人员未在中医诊疗过程发现中医药 AI 产品或是将电针仪、射频治疗仪等设备当成了中医药AI产品。
4、合作深度不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待建立
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多数是依靠单点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合作方式数据作为医院资产也难以供企业放置于院外使用。此外,医疗人工智能产品想以销售软件或硬件的形式让医院付费,不论从计费方式、软件资质等方面都较为困难。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医疗人工智能行业长久发展的关键。
5、复合型人才不足,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人员数不足5万人,每年通过高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也不足2000人,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较大。相比于数据资源较为充足,我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储备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地理位置、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的综合原因,该市人才储备低于国家水平,同时掌握中医医疗与人工智能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
如何提升智慧中医发展,提出建议:
一、促近人工智能在中医药行业的应用
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中医药行业的应用模式、技术实现和落地,从而为促进中医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与指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康复门诊、病房和训练中心进行改造,建设能充 分体现人工智能优势的医疗环境,可以让患者和医生实际体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焦虑情绪,缓解医生工作疲劳,从而有效减少医护纠纷,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探索中医临床数据积累的统一标准,人工智能医疗产品临床应用的模式,为政府相关部门制订人工智能医疗产品临床应用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二、形成效益明显的产业模式
形成在中医智慧诊疗方面相关的核心技术、产品、整体智慧诊疗解决方案,能够在产学研医用方面为院校、医院、决策层、专家、医生、患者提供有效的交互平台,形成一种效益明显、可推广、可复制的产业模式。 利用医院临床一线的优势资源,结合康复医疗特点引入智能中医和康复医疗新技术和新产品到中心内进行测试和试用,既能让患者和大众百姓体验新的智能康复技术和设备,又可以给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及时反馈试 用信息,以带动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产品升级,有利于市场推广,更快地带来经济效益。
在中心内制订符合医疗实际情况的数据采集统一标准。通过语音电子病历等智能技术规范采集中心内的所有数据,通过建立 AI 型分析决策平台,对医疗科研技术、教学评估、医院、市场发展等方面的决策进行智能化分析预测支持。
三、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知度
加强中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向社会各层面的宣传和推广,普及中医药和人工智能知识,引导百姓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知度。在中心内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采用互联网结合智能技术将治疗方案下沉至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或患者家中,能够让患者实现就近或足不出户即能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从而有效缓解基层医院专业康复治疗师资源不足,满足患者就近进行专业康复训练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制发展。
四、提供人工智能化教学模式
为临床医学教育提供人工智能化教学场景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培养临床专业的人工智能医学人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简易、仿真、复制的特点,能够给临床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工具,使医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