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关键
医疗行业资讯
no finished
2
23
新医改提出通过改善基层服务能力来“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然而新医改实施十多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存在医疗资源分布失衡、过度集中于城市和大医院以及卫生人员短缺等问题。《“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指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
诸多学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形成了不同的见解。
见解一:社会普遍缺乏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定义和阐释,因此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方面进行阐释,指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主要在于提升需求吸引能力和组织成长能力两个方面。
见解二:从服务政策支持、服务资源配置、服务绩效产出和居民满意度4个方面对分级诊疗下Z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发现Z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中存在上下转诊不通畅、人才队伍薄弱、居民就医观念固化、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找出原因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见解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关键。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服务能力弱,缺乏群众信任;医联体作用薄弱;培训培养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基层医疗体制进行改革。
见解四: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武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提出政策建议。
见解五: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强基层目标实现的具体体现,强调要通过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等措施来落实分级诊疗。
见解六:通过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四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是落实“首诊在基层”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建议。
众多研究成果中,得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