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疫后医学发展的思考

医疗行业资讯 未结
3 248
祜禄盈儿
祜禄盈儿 2023-02-12 09:40
樊代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医学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整合医学理论并付诸实践。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发表讲话。 一、研究体质要回归生命的本质 从基因到表型,基因决定了生命的功能、人体的机能,包括发生的疾病,但从 RNA 到蛋白质到调控,中间有很多很多故事。我对体质的“质”的理解有 3 个层面,第一个是物质的“质”,第二个是质量的“质”,还有一个是本质的“质”,生命的本质。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应该研究生命的本质。中医的阴阳图,不仅仅只有平面层次上下的转动、左右的转动,还有立体的前后的转动。这样的转动,在各方位相交的位置有若干个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力量、发生变化,要么是两种物质传递的结果,要么是两种物质反应的结果,加在一起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自然力。自然力关系到人体的正常健康,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身体健康状态,一个人的自然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解决健康问题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二、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新体系 新型冠状病毒只是一个小小的病毒,让全世界各方面停摆,提醒人类对健康、对医学的认识要有重大的转变。无论是新发的传染病,还是病因复杂的慢性传染病,单个国家、地区的单打独斗将力不从心,单个专业或专家的单打独斗将力不从心,单个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也将力不从心,单靠医学和医生的单打独斗也会力不从心。只有建立整合型的医学 - 健康服务体系,包括整合型的医学科研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学交流体系、医学防御体系,特别是医学管理体系,我们才能有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整体整合医学 (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HIM) ,简称整合医学,自中国学者提出以后不到 10年时间,引起全世界强烈的反响。美国已经把国策从精准医学调整成全民整体健康计划,不是说精准不行,精准只是整合的一个元素。要解决健康的问题,光靠某个专业、某些经验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重视 3 个大的趋向。第一,人口老龄化。现代人口寿命普遍延长,但我们的医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没有准备好。我们把从年轻人身上得到的经验编成教科书,教育医生将之用于解决老年人的问题; 把在单病种上所获得的经验编成教科书,教育医生用于治疗共病的病人,不仅治不好疾病,反而造成对老年人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第二,居住城镇化。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对医学带来新的考验,人口聚集带来的健康问题只有整合医学才能解决。第三,生活方式现代化。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疾病谱也因此改变。因为这 3 个变化,我们需要整合医学。 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医学发展也有 3 个大的趋势。第一个是现代医学成了等待医学。从生到死是一条曲线,每个人都要经过这条曲 线。现在人为地画一条分割线,线的前边是未病,线的后边叫做患病,我们能不能治未病,到线的前面去治疗呢? 在病人的抵抗力还非常好、我强敌弱的时候,开始搏斗。现在各大城市都建大医院,大医院要大的队伍,大医院加大队伍就成了大院长,大院长天天带着大队伍站在医院的门前等着患者得病前来就医,这就是等待医学。第二个叫对抗医学。我们把疾病当成敌人来对付,其实疾病是健康的组成部分。第三个是医学的异化。本来不该医生管的,现在统统归医生管,医学技术过多地干预人类健康和生命,这就是医学的异化。 医学中充满了科学,但其中还有很多不属于科学、比科学重要得多的东西,例如说心理学、人文学等。科学,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 医学是黑中找白,白中找黑,工作在灰的地带。科学只有两个结果,是或者不是,0% 或者 100% ,医学是在 0% 和100% 中间找可能性,任何可能性都可能存在。科学只有两种结果,医学是一百种结果,何止一百种,有无穷多的结果,什么结果都会出现。在科学引入医学之前漫长的时间里,对于疾病我们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科学引入到医学后,我们有显微镜,可以看到病毒、细菌、细胞,明确病因。比如说结核杆菌,显微镜看到以后可以用链霉素、卡介苗解决。我们尝到了甜头,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找到病因,但现在耐药结核杆菌出现,才发现有很多问题研究半天,最后我们无法解决。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分科越来越细,导致专业过度分化、专科过度细化和医学知识碎片化,最终导致单个医生的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单一。比如说糖尿病,糖尿病未出现器官并发症之前只是血糖高一点,出现并发症后就去治并发症,如先治肾科并发症,治肾病引起肝脏的问题,肝脏引起心脏的问题,心脏引起眼睛的问题,眼睛引起足病问题……前一个医生的努力工作,为后一个医生将要努力工作提供了机会。碎片化的知识是知识,但是对全局可能无关。我们找到了一个靶点赶紧去制药,加一个氟原子,加一个碳原子,新的一代出来了,结果更好吗? 2013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发布了一个消息,当时的九大类药品中,抗抑郁药对 40% 的病人没有效果,科技抗癌药对75%的病人没有效果。科技论文也是这样,这么多 SCI论文,只有 3% 有些参考价值。医学以发表论文作为前进的标志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何时为终。我觉得医学要以有效、无效作为绝对的标准。我的意思是,不是说论文没用,这么多论文,只有整合起来才有用。 三、整合医学实践的 3 个“R” 世界是由系统组成的,认识世界需要系统论,改造世界需要整合观,不是所有的东西拿来都有用,要进行有机整合,为人的目的性服务。我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是人的目的性要与自然的规律性相适应。整合医学实践需要3 个R。 第一个R,是 reconstruction of medical culture,医学文化的重塑。什么是医学文化? 医学文化高于假说、理论,是人所共生、人所共遵、人所共享的自觉,这就是文化。医学文化是引领医学正确发展的灵魂,但是现在医学文化出现了 3 个问题。①科学技术对人体的研究走得很远,而我们对生命本质、对灵性的认识差得很远,是魂不附体。②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对人性的诠释、生命的呵护和尊严的捍卫已经很到位、很体贴,但现在用只有 200 年左右历史的、单个国家的文化试图弥盖、统治甚至取代几千年的全球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是力不从心。③很多疾病是我们过去没有见过的、或者见过了搞不定的,我们现在用简单的方法研究复杂可变的人体,事与愿违。从魂不附体到力不从心到事与愿违,文化不改,医学文化不改,我们很难应对将来的挑战。 第二个 R 叫 reverse medical research,医学的反向研究。我们正向的研究太多,一个事物有正面、反面还有侧面,全世界只研究一个面就是片面,真理在对面和侧面。闭环式的研究才可能得到真理,否则研究就是片面的。我们现在习惯了正向的研究方法,对于疾病,先发现病因、机制或靶点,然后研制药品,其后进入临床试验,最后形成指南推广。但疾病可能有多种机制,还有无数靶点,只抓住一个机制、一个靶点得到的药品,只能解决疾病某类分子、某类细胞在某个时段的问题。这种单一的顺向研究方法,从机制入手,只抓住了事物的少数因素,解决的是少数问题。 第三个R,叫 real world medical practice,真实的医学实践,不是人为化的医学实践。我们过去不规范,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导致很大问题。现在我们有了指南,但是过于教条,把病人看成一样的人、一样地治疗、一样地开方子,也不对。首先,医学是多元的,用单元的方法去分析,不能够回到整体; 其次,生命是非线性的,用线性的方法去分析也不行。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病人,把一百个病人求平均数作为标准,所有的病人按照标准去治,可以吗? 指南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教条。 四、整合医学与未来 科学思维具有逻辑性,是平面思维、二维思维。医学思维是立体思维,是可变性的、非线性的思维。世界上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表达、用符号表示、用科学求证。而医学知识是隐性知识,心中了了纸上难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悟才行。循证医学按照科学思维实践,所得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教条,要加以改正。
回复
  • 2023-02-12 21:25:00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0 回复
  • 2023-02-12 22:19:00
    中国的整体观与西方的还原论整合形成医学文化和科技文化
    0 回复
  • 2023-02-13 06:32:00
    屠呦呦先生分离青蒿提取物获得诺贝尔奖,其实葛洪在很早以前已经发现青蒿可以治疗“打摆子”( 疟疾的俗称) ,那时根本不知道药物的有效成分,也不知道疟原虫,这是一个典型的与顺向医学研究相反的研究方法。
    0 回复
本周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