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低的宝宝影响未来体格发育
随着围生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升高,但早产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臆5 岁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早产会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和心理行为的发育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早产儿脑瘫或认知功能发育障碍。另外,低出生体重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会对新生儿后期体格等的发育产生影响,如成年期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身高,还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大量研究表明孕前体重是这些不良出生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孕妇孕前体重过高与巨大儿、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剖宫产率增加以及儿童远期超重肥胖有关。孕妇孕前体重过低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有关。
孕期营养摄入量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相关研究显示,妊娠期超重人群剖宫产、死胎、巨大儿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孕期摄入营养直接影响巨大儿的发生,巨大儿是导致难产、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孕妇分娩的风险。孕期肥胖还是妊娠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显著增高,肥胖孕妇妊娠期可发生胰岛素受体减少、血糖升高以及脂肪细胞肥大等现象。
妊娠期,出于生理需求,孕妇为保证胎儿发育、维持妊娠以及分娩等储备了大量脂肪,母体脂肪储备量的增加,导致妊娠妇女血脂水平相较于孕前明显增加,稍不加控制可能出现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有所增加。孕妇血脂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增高,有利于胎儿获取脂质物质,从而维持生长发育,但血脂水平超合理范围的增加则可引起妊娠期肥胖,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关研究指出,孕妇脂质代谢水平对胎儿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伴有高脂血症的产妇巨大儿发生率相对较高。母体血脂水平对巨大儿的影响机制猜测可能有: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生长发育需要消耗更多营养物质和能量,孕妇食欲亦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孕晚期孕妇行动不便,运动量显著减少,因此容易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在妊娠状态下,胎盘合成的雌激素、生乳素、孕激素等激素对于胰岛素均有拮抗作用,可导致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的降低,从而导致其对 LDL-C 水解能力下降,进一步造成 TG、TC 降解能力下降,大量脂质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高脂血症。另外,孕妇血液中TG 无法直接穿过胎盘,但经分解后形成甘油与脂肪酸,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胎盘,导致胎儿体内游离脂肪酸沉积增多,从而导致巨大儿的发生。
有报道指出,出生体重和同年乃至成年后体重均有密切关系,巨大儿发生儿童肥胖症的几率更高,而相当一部分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时期,进一步增加糖尿病、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因此孕期体重对于胎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