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洞察力高低影响着儿童社会性发展

分享 未结
0 703
祜禄盈儿
祜禄盈儿 2023-02-13 08:06
父母积极的养育行为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提高父母养育能力和养育质量,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方面。洞察力指个体能够以他人的视角知觉环境,并推测其行为之下动机和情感的能力。在亲子互动中,养育者将儿童的外在行为赋予内在意义的过程即为洞察力的表征过程。父母洞察力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养育行为,对儿童早期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提升父母洞察力还对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等特殊儿童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效应。 父母洞察力指养育者从儿童的观念看世界,站在儿童的视角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情感的能力。 洞察力分四类: (1)积极洞察型:此类父母努力理解并接受儿童行为下的动机,开放地谈及儿童的积极和消极行为; (2)单一视角型:此类父母难以从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对儿童有预设的概念,过分关注积极或消极方面; (3)失能/游离型:此类父母缺乏情感卷入,很少或难以反映儿童的动机和情感; (4)混合型:此类父母洞察力风格经常变化,缺乏稳定性。 通过考察父母双方洞察力对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发现:父母都为积极洞察型的家庭倾向于最优的合作式家庭关系,父母中的一方表现出积极洞察会破坏家庭合作,导致冲突式的家庭关系,父母都为非洞察型的家庭则呈现混乱互动或排斥某位养育者。 父母洞察力与儿童依恋水平: 根据依恋理论,父母洞察力将养育者和儿童的内心世界相联接,恰当理解并通过语言表达出儿童的动机与情绪能够让儿童感到被理解、被抱持。养育者对儿童内部世界有意义的表征过程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内在“安全基地”的形成。父母洞察力可以直接预测儿童的依恋类型。积极洞察型母亲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安全型依恋,非积极洞察型母亲的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出不安全型依恋。具体而言,单一视角型的父母更倾向于养育出焦虑/矛盾型依恋类型的儿童,混合型洞察的父母则更容易养育出混乱型依恋的儿童。 父母洞察力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父母从儿童内在动机的角度理解儿童行为的倾向对儿童语言功能的发展有预测作用,包括婴儿期的前语言功能、语言获得与发展。此外,父母洞察力有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相较于非洞察型母亲的儿童,母亲被评估为积极洞察型的儿童在3年后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更高。 父母洞察力对儿童社会性技能,尤其是人际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母亲在儿童的婴儿期表现出积极洞察,则儿童在青少年期更能理解朋友的行为动机和情绪,这种预测效应超出早期依恋关系的预测作用。这预示着洞察力不仅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敏感互动,对伴侣、朋友和其他人际关系都适用。 父母洞察力与儿童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阻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其社会适应的异常行为,包括内化问题行为(焦虑、抑郁等)和外化问题行为(攻击、违纪、多动等)。父母洞察力在逆境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到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在暴力暴露的背景下,低洞察力母亲的儿童有更多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高洞察力母亲的儿童问题行为水平与未暴露组相同。另外,干预研究也发现,父母洞察力的转变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对存在问题行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干预,儿童的母亲同时接受提高洞察力的训练。结果表明,从非洞察转变为积极洞察的母亲其儿童问题行为显著减少。 养育者自身层面的洞察力水平与过往经历有关: 在童年期有负性经历的养育者更倾向于以较低洞察力的方式讨论儿童的动机,并表现出更多对儿童的敌意和担忧。如果养育者未能较好地整合早期创伤,则很有可能在与儿童的互动中表现出情绪回避、不一致的行为或更倾向于关注自己而非儿童。其次,养育者的精神症状会对养育能力造成损害。相较于非抑郁组,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母亲表现出更低水平的洞察力。在一项亲子故事建构的任务中,相较于焦虑组和正常组的母亲,厌食症和抑郁症的母亲表现出缺乏兴趣或过分侵入儿童视角。再次,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层面,研究发现,文化水平较高的母亲表现出更高的洞察力水平。洞察力水平与性别关系不明显,父亲可表现出与母亲同等的洞察力。
回复
本周热议